面對國內外環境的急劇變化及前所未有的復雜形勢,企業家需要擁有直面挑戰的勇氣、迎難而上的信念。作為這群最有闖勁、最有創新精神、最堅韌不拔中的一員,廣東寶利興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寶利興”)總經理李寶興臉上總能看到一種自信,氣場十足。
這份自信心來源于對創新的主動把握,更來自企業家的使命感與責任感。企業家精神,是一種創新意識;企業家精神,是一種責任;企業家精神,是一種品格。當李寶興特有的堅韌、包容、敏感與社會責任結合,他將會閃耀更多人性與關愛的光輝,照亮更多角落,溫暖更多身邊的人。
Q:您的從業經歷可以用“傳奇”來形容,故事是從哪兒開始?
A:1995年,我進入中山一家世界500強企業,從普通員工做到技術管理。2001年6月進入聯塑集團,從一個普通員工做到了貴陽分公司的生產負責人,這段工作經歷讓我受益匪淺。
在聯塑集團,我獲得第一屆科技創新獎,同時也收獲了聯塑集團黃老板和同事們的認可。期間,黃老板對我的工作表現和能力十分肯定,也是在他的鼓勵下,2006年我選擇離職創業。很多人不理解,我為什么會這么快成功,其實這與黃老板的鼓勵與支持分不開。
Q:創業又是另一段故事?
A:2006年創辦寶利興,首先構建海外優先的發展格局,先后在東南亞、中東、非洲打開市場知名度。那時候的考慮,一是從出口導向,融入經濟全球化,更好掌握對外開放主動權;二是從技術驅動,彼時以630給水管為主打產品,在海外市場的使用逐漸建立起核心地位。這些創新思路,也幫助我們再回中國市場,提供了寶貴的經驗。
2009年寶利興成功“出海”反哺國內市場。攜中空管鈣性穩定劑、PVC石塑穩定劑等一大批創新產品后,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。隨后,寶利興瞄準PVC行業中環保新型材料的發展方向,研發出不含鉛的環保穩定劑,并為市場提供PVC加工助劑、抗沖改性劑、發泡調節劑、改性劑等,產品應用范圍包括PVC管材、異型材、板片材、注塑制品等,并積極響應國家“新基建”號召,研發的產品性能比傳統產品更加環保、兼具強度和韌性。
去年,我們已經暫停鉛性穩定劑的項目,只專注于環保穩定劑的研發,并剛剛發布了緩釋技術,申請了發明專利。可以說,寶利興在環保鈣鋅穩定劑領域,我們比很多企業超前。從片面追求增長速度到統籌發展,把綠色環保發展貫穿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,確保國家政策落實到位。
Q:如何理解您所說的,從片面追求增長速度到統籌發展?
A:首先從產能,我不認為工廠滿負荷生產是合理的。如果總產能是5000噸/月,那么要保持在3000噸/月以內,到了4000噸/月就觸碰到紅線,更不要說滿負荷了。
結合我的長期實踐得出一個規律,工廠的標準產能是60%。這是企業發展最理想的狀態,既能保證品質質量,又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下,“企業心態”的過度消耗。這會影響到員工的身體狀態,以及內部培訓的持續進行。
從過度依靠員工生產創造利益,到更多依靠員工單位時間內創造最大利益,寶利興建設人才強企,實施積極應對高效、穩定的戰略,是我們邁向高水平發展,推動科技型企業的更好結合。通過深化人才為主的改革,與這些轉變相聯系,我認為統籌發展的格局就是,讓員工和企業共同成長,共幸福,鑄建暖心企業。
Q:如何留著人才,讓員工和企業共同成長?
A:如果企業想要做大做強,尊重員工是最基本的。一般來說,就是勞有所得,干有所值。
在寶利興高層里,從業經驗超過20年的一大把,很多曾在大企業里做過領導。如何把他們聚集起來,又能讓他們看到堅持的希望?首先來自我的認可,無論是技術還是銷售,在寶利興都會收獲與你付出同等的回報。
就拿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,或許暫時手上的客戶資源不多,但你有技術、懂市場、了解客戶需求,我就可以養你一年、兩年甚至五年,我會鼓勵你去拓展業務,去做服務,提高收入。
第二,寶利興提供創新平臺。我經常開玩笑說,我天生就是創造者,不會模仿別人。所以,我要求全員參與創新、持續推出有效的新服務和產品。創新對于企業來說,不是一次性的“強心針”,而是健身,需要持續、科學、系統地進行下去,才會看到效果。
企業的創新能力和高層有關,我現在每天都保持學習,用100%的學習態度去改變身邊的人,為切實增強員工創新能力,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凝聚力。這是寶利興的企業文化,我想改變世界對中國企業、中國企業家的看法。
Q:您認為企業文化可以增加企業活力嗎?
A:是的。寶利興以中華傳統文化作為企業文化,是從國家文化延伸出來的,以文化驅動企業發展。發展沒有完成時的,只有進行時,中國之所以強大,是因為我們擁有5000年的文明,沉淀了太多的東西讓我們去學習和借鑒。如今,我們學習西方的技術,有些人會覺得西方很牛,其實我要告訴你,文化才是最值錢的,科技只是文化的一小部分。
寶利興要成為全球領先的PVC加工技術服務商,這是一個遠大的愿景。放眼歷史長河,今天的寶利興還處于一個發展的初期,所以我們必須把每一個工作做好,特別是在細節上不能夠犯錯,細節決定著成敗。
很重要的一點,寶利興的企業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的傳承。在價值觀上,我們也影響到員工,與他們保持互動,用最真實思想,幫助他們理解產品不是最值錢的,文化理念才是最值錢。
你可以看到,在寶利興的辦公大樓里,墻壁上那些風格各異的裝飾都是我們員工自己貼上去的。他們認可企業,認可企業文化,用自己的理解去點綴企業的環境。在他們心里,這是我們所有人的企業,并為之自豪、堅持。
Q:關于企業傳承,文化的傳承,您有什么建議?
A:我認為企業傳承最重要的是企業文化和精神的傳承,給所有員工傳遞“愛國、愛家、愛企業”的正能量,讓大家從物質層面的追求提升到精神層面的追求,真正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,這才是一個人價值的最大體現。
有很多朋友過來問我,他們的孩子不愿意接管企業怎么辦?我就問他們,你的企業工作環境怎么樣,還是過去那種上一天班就“灰頭土臉”的,年輕人肯定不愿意。我會讓他們來看寶利興打造的五星級辦公環境,每天看著這樣的辦公環境都是一種享受,工作心情、工作效率自然也就事半功倍。
我和員工聊天的時候,他們會說公司的環境比家里還干凈。我們是這樣系統的去管理企業,按照五星級酒店的標準,只要用心去思考,去做事情,就不存在招工難的問題。
我一直講,要讓員工吃好一點,住得舒服一點,平時上班就當是去健身房健身了。雖然是玩笑話,但你要理解,如果吃得不好,睡得不好,哪有心思工作。我不贊成給餐補,因為我明白很多家境不那么好的員工,他一定會把錢省下來,補貼家用,我不希望他們這么辛苦。
所以,我們提供包吃包住的福利,是希望員工能生活得好,工作順心。那些歐美國家整天拿著人權的幌子,我就是要讓他們看看,中國企業員工的生活環境是五星的標準。是時候摘掉他們的有色眼鏡,改變對中國制造業的看法。
Q:在您看來,國內企業存在最大的問題是什么?
A:成本高、盈利難、習慣性跟風模仿是不少企業存在的問題。這不僅是我國產業結構調整、經濟轉型升級之痛,也是國內外環境急劇變化中容易被放大的問題。
舉個例子,90年代中國摩托賣到越南去,把日本品牌擠出當地市場。國內企業開始紛紛效仿,低價競爭甚至無利潤競爭,結果到了今天,國內的摩托企業一敗涂地。有人說,作為市場的落后者,要想追趕上先進者,唯一的辦法就是創新,如果一味的模仿領先者,那是注定沒有出路的,最終會束縛自己的思想和發展。
很多企業家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,更看到了潛力巨大的市場以及市場調整下的轉型機遇。企業的發展需要外生的動力,更多需要內生動力,自主創新就是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,也是優秀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。我經常說,企業的產品得有自己的靈魂,有他們的想法和創意,這樣可才可以在激烈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、逆流而上。
放眼當前的營商環境,伴隨著政策轉向、結構調整以及各項體制機制改革的進一步推進落實,激活了近14億人口的國內市場,作為企業家必須蓄勢待發。在發展產業方面抓住巨大的市場空間,機遇與挑戰并存,堅持品牌支撐,文化引領,在新發展格局戰略下,在“十四五”規劃指導下,扎實地開展創新工作。
Q:在您看來,創業者應該具備哪些能力?
A:這是順應發展的時代。市場變化非常快,其中更是有著數不清的創業機遇,對于眾多的創業者一定要具備三方面能力:抗壓能力、生命力和自信心。
創業過程中遇到困難十有八九,一定要增強抗壓能力,盡快找到其問題所在,比如創業邏輯、系統思維、用戶思維和產品模式等,弄明白這些內在認知,從而梳理并找到突破的方法并打造出能力內核。
2019年,我經歷了一場大病,出院后就在反思。作為管理者,你是企業的靈魂,特別在創業階段,如果企業沒有一個領頭羊,你覺得能走得順、走得遠嗎?這個很重要,也是我前面說的,為什么要注重員工的飲食、起居。我必須擁有強壯的體魄,和強大的生命力,因為只要你還站在這個地方,企業才有了支撐,有了希望。
在我的人生中沒有失敗這個詞。如果你輕易的承認失敗,是對自己失去了信心。其實我用這句話來掩飾了失敗,每個人都會經歷失敗,沒事我們就從零開始。你心里要對自己有信心,就算今年失敗了,明天一定會再站起來。
還有一點,企業家看員工千萬不要只用實力,還要看能力。你現在的實力,會因為某些原因敗掉,但你具備的能力是永遠不會消失的。就像企業開展員工技能培訓,著力提高的是員工的崗位技能,完善、豐富他們的職業素養,反過來助推企業的快速、高質量發展。這就是培養員工能力的重要性。
Q:未來,寶利興會涉及更多領域嗎?接下來,還有什么規劃?
A:肯定。近期就會聚焦客戶在高端應用領域的需求,這是寶利興未來發展的方向。
就目前情況,穩定劑的需求不斷升級,對高端線的需求越來越大,價格也是水漲船高。自去年開始,原材料價格上漲超過30%。不管行情如何波動,寶利興堅持不盲目擴產,不跟風漲價。
穩定劑只是寶利興一個項目而已,我們的新工廠預計最大產能15萬噸,加上南海和云浮工廠設計產能在20萬噸左右。當真正產能達到六成的時候,我就將開啟新工廠的規劃建設,就像之前提到的,避免滿負荷生產。接下來,寶利興將以全球產業鏈構建新發展格局,打造國際知名品牌。